无论老爷子在不在,他创造的那个江湖和那些快意恩仇的人都没有消失。 一瞬间想起的是老顽童周伯通。在所有的金庸武侠人物中,我最喜欢他。 论出身,名门正派,辈分极高,全真七子都得尊他一声师叔;论武功,他能与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并列,人称“中顽童”;但若论起为人处世,他简直是大大地胡闹。与小辈郭靖结为兄弟,被困桃花岛时自己和自己玩,还无意间发明了一套拳法,更是从来不理世俗规矩那一套,天真烂漫,我行我素。 像他一样厉害的角色,往往被名声所累,或执念于武功天下第一;像他一样藐视条条框框的人,又难得有他的善良与刻苦。周伯通活的最明白,最快活,最后与老冤家瑛姑一起在百花谷深处岁终而亡。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金老爷子最喜欢的结局,但我相信,他也觉得周伯通这一辈子过得相当不赖。仔细想想,其实他早就在书中用许多人物的离场为生死作了注脚。 这些人或是一出场便威震天下的大侠,或是需要仔细回忆才能想起模糊片段的小人物。有人死得其所,有人死有余辜。一生作为不同,离场的姿态也大相径庭。总之,人各有命数。 一、无人不冤,有情皆孽
陈世骧在给金庸的信中写道: 读《天龙八部》必须不流读,牢记住楔子一章,就可见'冤孽与超度’都发挥尽致。书中的人物情节,可谓无人不冤,有情皆孽。 冤孽,说白了就是无论如何抗争,也逃不过命运的捉弄。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,都改变不了结局的走向。 因为是契丹人的儿子,被迫退位丐帮帮主;因为帮耶律洪基平息叛乱,受封为南院大王;为了阻止辽人攻宋,终于自尽于雁门关外。侠之大者如萧峰,一生都不明白: “我们这些人说一样的话,吃一样的饭,又有什么分别?为什么大家好好的都是人,却要强分契丹、大宋、女真、高丽?你到我境内来打草谷,我到你境内去杀人放火?你骂我辽狗,我叫你宋猪?” 正如倪匡点评所言,发生在乔峰身上的事,无一不是解不开的死结,这些死结一个连一个,终于令得英雄如乔峰,也不得不悲剧收场,天下人宜同声一哭。
没人能洗白李莫愁。 尽管“容色甚美”,一身杏色道袍,腰间一柄拂尘,“眉间眼角却隐隐含有煞气”。 对李莫愁来说,爱是占有,得不到就要毁灭,没有中间道。这种爱太极端,像烈火一样把近旁的人都吞噬,最后也烧尽了自己。 一生中为数不多的温情,尽数给了襁褓之中的郭襄。也许连她自己也不明白,何以对这样一个小小的人质竟能手下留情,还设法寻来母豹的奶水。 火海中的最后时刻,看着杨过与小龙女一双璧人,烈火灼身之痛,怎么比得上情花毒发作的痛。 也许下一世,她有机会明白爱是不嫉妒,又有恩慈。
为了“富贵不可限量”而认贼作父,极尽奸诈狠毒之能事。杨康死状之惨,似乎应了“因果不虚,报应不爽”。自作孽,不可活。 中毒时指认完颜洪烈是害死父母的真凶,可见是不糊涂。然而这一生作孽无数,又是真糊涂。 张佳玮评论,杨康的一生正是为了与出身相似的郭靖对比,两人本该为宿命对手,却命运殊途。在这种镜像式的对比中,选择似乎比出身更能决定人生的走向。 二、难道爱比恨更难宽恕
或许因为阿朱实在太可爱,而这一对爱侣太般配,有许多人无法原谅阿朱的离去。温瑞安认为,萧峰一生的悲剧中,最不可原谅的却是阿朱。 他的理由是:萧峰在世间再孤立,受人误解,无地容身,但只要有阿朱,就还有一线生机,还有活下去的希望,还有爱情的滋润,使他不致太过孤苦伤心。 可如果就此与萧峰退隐,塞上牧羊,他们真的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吗? 深爱的人身负血海深仇,你会劝他放下,还是帮他复仇?阿朱想让萧峰明白,你的一生不能被仇恨淹没。 萧峰明白了,只是这代价是爱人的生命。
空见是 “少林四大神僧”之首,“见闻智性”中的绝顶高手,为人大智大慧,深得人心。在书中出场篇幅并不多,但其光辉熠熠,不输给书中任何主角。 有人说他迂腐,有人说他徒劳。连谢逊自己都明白,“要我绝了报仇之心,改做好人,那是决计办不到的,他说了也不过是白说,可是他叫我杀人之际有时想起他。” 而这善的种子的确发了芽。谢逊与张翠山比拼掌力,千钧一发之际,谢逊忽然间想起了空见大师,没再出手伤人,就此得了一位好义弟。 佛祖割肉啖鹰,舍身饲虎。高僧大德当如是。
难得有不够美貌的女子能让金庸的男主角和读者如此难忘。 面黄肌瘦,眼如点漆。在整本书里直到后半部分才出场,离去时也非常平静,但没有人会忘记她。程灵素太让人心疼。一身用药的绝技,却从未害过一个人。料事如神,却也心知这过人的聪慧让人忌惮,所以从来谨小慎微,寡言少语。 张爱玲说:没有一个女人是因为她的灵魂美丽而被爱的。程灵素在胡斐心里,究竟又留下了多少分量呢? “小妹子对情郎——恩情深,你莫负了妹子——一段情,你见了她面时——要待她好,你不见她面时——天天要十七八遍挂在心!”王铁匠那首情歌,似乎又在耳边缠绕。 胡斐也明白,她活着时没待她好,心里想着的是另一个姑娘。但于她而言,爱本是不求回报,不负我心。 三、就此别过,分道扬镳
时光倒流十年,斡难河边,小拖雷送小郭靖一个黄金项圈,小郭靖回赠的是一块母亲亲手织就的汗巾。两人都将对方的馈赠看得极其珍贵,就此结成“安答”。 这份纯真,连一代天骄铁木真也不由得动容,心下一暖。人大了各有各的路走,这样的情谊再难够。 曾经以为是一生的兄弟,最终分道扬镳,战场上相见已是对手。从前一起骑马纵情大笑的时光,也终究要让步于各自守护的家国大义。 不是谁的错,只怪命运让我们分离。
同是蒙古王公贵族之女,华筝不是赵敏,做不到背离家族追随恋人而去,却并不是她软弱。 事实上,华筝的勇气一点也不输给赵敏。最后的诀别信里,冒死也要透露情报,只因“知君”。 也因知君,知道对方不爱自己,追无可追。但华筝从不死缠烂打,她一直都清醒,也一直坦白,愿意为了心上人去江南找他,也愿意退场。距离不是问题,你不爱我,也不是问题。 孔庆东评华筝“并没有因为失去郭靖而失去了爱情,因为对爱的追求和执著是深埋在心底的。 真爱已然表达,爱情已经存在,还有什么可以苛求的呢?”
一见杨过终身误,风陵渡往事终究也只有一个人记了一生。 这离别在郭襄的生命中留下了一个无法被超越的潇洒背影,那个为她生日精心筹备三件礼物的大哥哥,说着江湖相逢,却再也没有出现。
离别总是重复上演,寻觅着杨过的郭襄,也在少年张君宝的心中种下了相逢和离别的因果。这一次离别后的等待和凝望,显得更为隐秘。 世间最无奈的事,莫过于爱的人心有所属,而你终其一生也只能看着那个离去的背影,藏起心事。 但在这两段跨越了两部书的凝望与思念中,没有人为情所耽,而是各自成了一代宗师,不负百姓与苍生。 这大概是最潇洒的告别,也是最美好的守候。 四、忠诚与侠义,我以血书
须发灰白,背驼,左脚残废,肩窝下撑着一根枴杖。 很多人不记得冯默风,可他也曾师出名门。因为黑风双煞背叛师门而被无辜累及,被黄药师挑断脚筋赶出桃花岛。 若就此怨恨师父,或随波逐流,都合情合理。但他从不忘师门教诲,假意到蒙古军担任铁匠,伺机暗杀蒙古将领,意在保卫南宋边境。最终为救郭靖黄蓉,死于金轮法王之手。 他有一百个理由恨这个世界,也有一百个理由安安稳稳地活下去。但他偏不。 网友兰青桑点评:以他的武功,居然能阻挡金轮法王与蒙古三杰如此之久,那股舍身取义的决心究竟有多么惨烈,多么决绝?
名门正派与邪教魔女的爱情终究难逃世俗的围攻,冰火岛归来之时,就是偷来的快乐偿还之日。 一边是同门之谊,一边是夫妻之情,一边是大多数的正义,一边是对一个人的忠诚。 没法选,选什么都是错的。张翠山情势所迫,自刎明志。相比之下,殷素素的决定更果断,她从没想站在“大多数”的那一边,只有她爱的人才值得付出忠诚。 有人觉得张翠山迂腐,有人觉得殷素素是绝望失去了丈夫的信任。若设身处地一想,但凡张翠山稍让步于所谓的江湖侠士们,或动摇对妻子的感情,结局都不必如此惨烈。 悲剧之所以痛彻心扉,正因为它将人推至极端的考验下,剖开胸膛,用血涤清最后的坚持。 五、江湖笑,恩怨了
洪七公和欧阳锋最后的交手,已经成为一种终极价值的较量。 一正一邪,一善一恶,二人花了一辈子为各自所捍卫者花光心血,斗得你死我活。到了最终这一回决斗,武功皆已达化境,碰撞出一个相拥而亡的结局。 那大笑的回声便是在告诫世人,名震江湖也罢,傲视群雄也罢,最终也不过是葬身山野中,一世转成空。 沧海一声笑,江湖恩怨自此了。 人物在书中一个个离场谢幕,最后,创造他们的人也离开了读者和观众。但此时喟叹再无江湖,无疑是对老爷子一生用心的辜负。 结局重要也不重要,因为有些东西早已在这之前写进命书。为爱、为忠诚、为信念、为救赎而花光一生的心血,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。 从来无愧疚这一生 追赶我心里美梦 长期如战斗 总不舍总不弃 不管总扑空 即使风雨扑得汹涌 尽管天意任意作弄 一生只管追踪 心内有梦 谁人能看透这一生 可摆脱心里欲求 谁人能看透了 得失虽得到 终不可永久 抛开争斗挽起衣袖 不牵不挂是最自由 潇潇洒洒的走 不问以后 ——《活得潇洒》(1996年TVB《笑傲江湖》主题曲) 文 | Emma、凡凡、黄蓉她妹、RAM 咋整话题 你最喜欢金庸笔下的哪个人物? |




违法违规信息请立即联系本网可获得现金奖励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