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蘑菇心理 第1673天 】 ![]() ◆ ◆ ◆ 文 | 实用菌 01 提到中年危机,你能想到什么? 工作效率比不上年轻人,被公司残忍的抛弃; 跟另一半完全没有激情可言,生活比白开水还要淡; 父母身体一天不如一天,跟孩子的隔阂越来越深...... 有个小姑娘昨天跟我说: “我才24岁,但总感觉自己活得像个中年人,生活毫无波澜。” “中年”在大多数年轻人嘴里,好像已经成了一个贬义词。 但在实用菌看来,经历“中年危机”,反而让我对人生有了不同的看法。 今天,我想跟大家,尤其是年轻人,分享三点关于“中年危机”的思考: 02 “中年危机能让我更早的接受现实。” 有时候,我们真得承认: 自己并不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好。 并不是否认努力的重要性,而是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。 小时候,隔壁家的孩子是噩梦: “你看看人家,数学考100,你就考80,你到底听没听课?!” ——可是我明明已经很努力在学这门课了...... 结婚后,隔壁家的老王是噩梦: “你看看人家老公挣多少,再看看你,你怎么这么没能耐?!” ——可是我明明已经很努力的在工作了...... 我们一直在被所谓的成绩和金钱定义,它们像一座山一样,把人压在下面。 努力有用吗? 有用,但不代表所有的努力,都能以看得见的效果,作用到自己的身上。 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很骨感。 很多时候,我们的痛苦,往往就是来源于对现实认知的不明确。 因为与他人的过度比较,而产生一种“我不够好”,甚至是“我哪里都不好”的感觉。 但现实世界里,难道只有那几个看起来好像比自己优秀的人组成的吗? 并不是这样。 有些人可以在世俗的评价体系中,做到100分,有的能做到80分,有的都做不到及格分。 每个个体都存在差异,没有任何一套体系可以概括所有人的人生轨迹。 接受现实,真正的接纳自己,是心理成长的关键。 03 “中年危机让我更早的找准定位。” 接受自己在世俗评价体系中的评分,就代表不用努力了吗? 并不是。 不想被现实生活淘汰,你至少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很难被替代的人。 你更应该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,去摸索自己真正擅长的方向,去创建属于自己的评价体系。 如果你在某个领域,已经努力了很久,但依然是一颗螺丝钉的话,很可能是搞错了方向。 梁文道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: “年轻人的好处,就是每个年轻人都相信自己能飞,即便到了最后还留在地上爬。” 但其实,相信自己能飞,和自己到底能不能飞,是两回事。 不同类型的鸟,都有适合飞翔的领域。 有些鸟的飞行高度在几百米左右,而有些鸟可以达到上万米。 对于鸟来说,它们并不是飞的越高越好,在不适合自己的领空范围,反而容易遇到危险。 人也是一样的道理。 我们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领域。 找准定位,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天赋和潜能。 很多年轻人的误区就在于: 尝试的太多,这个会一点,那个也会一点。 虽然某些技能的覆盖范围很广,但真正能拿的出手的,走得上台面的,撑得起大局的技能,几乎没有。 人到中年,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,就是: “我到底想干嘛,我到底会干嘛?” 在一个领域深耕和挖掘,比起“我什么都会”,让人会感觉靠谱太多。 对于年轻人来说,越早的树立个人品牌和标签,会更容易获得他人信任。 同时也会加大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概率。 04 “中年危机促使我用有限的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。” 现代年轻人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:过度消耗生活。 相比于以前的人来说,我们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,其实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提升。 但每天需要处理的信息,却在以指数的速度增长。 职场信息,社交信息,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充斥着大脑,让自己误以为生活节奏被加快了,也感知了更多未知的生活。 但实际上,这只是一种假象。 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繁杂的信息而快进,反而被动的把大量的时间,用在了很多无意义的事情上。 忽略了对父母的照顾,对伴侣的关心,放下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。 实用菌年轻的时候,也很喜欢把一句话挂在嘴边: “我还年轻,我有的是时间。” 但是,现在我对这句话有了几乎相反的理解: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,是不分年龄段的。 也正是因为年轻,有更多的精力,那么就更应该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。 而不是等人到中年,才意识到时间的宝贵,再去补救。 适当的放下手机,减少没有必要的社交。 别被信息和环境推着走,要懂得重新拿回自己生活的主导权。 只有先提升时间蕴含的价值,才能真正丰富生活的意义。 05 很多人年轻人害怕“中年危机”,是因为只看了它消极无意义的一面。 是否能发挥它积极的一面,更要看当下以及未来每一刻的生活态度。 在实用菌看来,“中年危机”代表的更是一种经过生活历练的中年意识,充满了现实性和思考性。 把“中年危机”提前,才能更早的发挥属于自己独特的生命价值能量。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: 人生各有各的不同,而左右这一点的,往往是那些每天都在上演,也在消失的生命场景。 |




违法违规信息请立即联系本网可获得现金奖励,